在互联网时代,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发挥全面、客观的优势,评价结果如何呈现与运用,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实际上,“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不能仅仅局限于表层,在变革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丰富学生的评价系统。而大数据有能力将教育学科转变为名副其实的“科学”,数据驱动的教育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
二、现状与需求
2.1 校园素质评价现状
1、学校德育考核标准不够统一,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2、班主任对德育管理落实的情况参差不一
3、班级管理缺乏合力和有效的制度,任课老师考核权单一
4、学生对班级常规管理缺乏足够的责任感
5、现行的考核模式对学生评价不够客观,不够全面,缺乏动态,缺乏激励
2.2 建立综合素质评价需求
(一)未来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需求
通过大数据,即通过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平时的作业以及考试等过程性评价的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学业成绩和学习行为各要素的相关性。进而借助云平台资源推送到学校与家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与针对性指导。
(二)解决传统综合素质评价不科学、不便捷的需求
这种颠覆性变革,优化了学生成长路径,大数据分析与诊断理念开始走进教师思维,教师评价模式转变了,工作流程转变了。
(三)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且具有参考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的的成长评价系统是工具。
三、方案设计
3.1设计规范及依据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通知
四、解决方案
4.1教育素质成长评价云平台
教育素质成长评价云平台可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综合素质数据采集,老师只需要将日常工作做中的记录工作通过简单的APP进行记录,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生活中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家长、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通过教育素质成长评价云平台记录生活中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鼓励学生获得更高的评价、更优秀的分数。从而促进孩子们发展成一个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教育素质成长评价系统在功能强大的同时制作的非常人性化,可以说为评价老师提供了既方便、有准确的操作后台,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端实施收到评价得分。
4.1.1素质成长评价系统
系统核心部分,主要管理各种基础档案,数据收集以及分析的工作。
(1)基本信息
功能:建立学校基础资料信息;
图示:
(2)维度管理
功能:五大维度评价管理,支持学校自定义,支持拓展维度。
图示:
(3)评价指标管理
功能:支持学校根据自己的评价体系,自定义管理评价指标,支持加分制、扣分制、得分制、加扣分制。支持设置权重、满分、默认分。
图示:
(4)评价标准
功能:支持学校根据自己的评价体系设置量化评价标准,支持设置多种类型标准,支持每个标准设置学期限制次数、学期限制分数。
(5)评价管理
功能:支持老师根据自己的数据权限,对学生评价记录进行新增、查询、编辑、审核等评价管理。
图示:
(6)集体评价
功能:支持学校设立班级考评标准,对班级进行集体评价管理。
图示:
(8)社团评价
功能:支持在行政班级之外,按社团建立虚拟班级,按虚拟班级对学生进行评价。
图示:
(9)学生电子档案
功能:支持给每位学生生成电子档案袋,查看学生在校至毕业的全面、详细的评价信息。
图示:
(10)学生综合素质报告
功能:支持学校每学期一键生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并共享给家长。
图示:
(11)报表统计
功能:支持二十多项报表统计。
图示:
(12)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公示中心
功能:支持对家长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公示,由学校决定是否公示。
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