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之九大研究前沿与热点

2020-03-07 14:07:19 268



—2019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


2019年,教育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改革发展三个文件精神,形成诸多教育研究成果,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推动重大理论的研究探索、聚焦关键领域的深度阐释、瞄准热点问题的施策路径。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提供了理论动力与智力支撑。


一、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2019年,学术界持续关注党的教育方针,深度聚焦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总要求、鲜明特点、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


(一)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鲜明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70年辉煌历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站起来要有强健骨骼,富起来要有精神支撑,强起来要有政治灵魂,党的教育方针也在发展变化。[1]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最鲜明的特点:第一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写进了方针;第一次把教育“四个服务”写进了方针;第一次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写进了方针;第一次把“劳”写进了方针,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2]


(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


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深刻准确把握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在办学方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三,在根本宗旨上,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四个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念。为人民服务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教育方针中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方针要准确把握和服务于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应当自觉服从并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发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功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在教育工作目标上,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教育的战略任务。


第六,在教育培养目标上,必须明确把“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


(三)“五育”并举是对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的新思想,具有新内涵


认识德智体美劳要一分为二看,即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而来认识全面培养体系的本质。[4] 新时代全面发展之“德”是“大德”。包括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个人私德、家庭美德等,涵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个领域。新时代全面发展之“智”是“知行合一”的智。新时代全面发展之“体”要以“健康”为第一要义。新时代全面发展之“美”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美好心灵”。新时代全面发展之“劳”要弘扬劳动精神。[5]


今天将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其意义、内涵、外延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既看到它的育人价值,也看到它的社会价值;既强调它的相对独立性,更强调它与其他“四育”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即强调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立美,以劳健体,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并将劳动教育的精神贯彻到丰富多彩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活动中去,整体上指向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6]



二、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要上出质量、上出实效


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完善思政课教材体系是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7]


(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呈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递进特点。义务教育学段的小学和初中思政课主要培养学生“知事”“懂事”“讲文明”,高中思政课主要引导学生“知史”“晓义”“识是非”,高校思政课主要启发学生“明理”“行道”“铸信念”。为使大中小学思政课有效衔接,要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相同、相似主题的教学衔接,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互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相衔接的制度体系。[8]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方式一体化与教育内容一体化同样重要。教育方式上的一体化,核心要义在于教育思路上的一致性。在疏解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思想道德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是贯穿不同阶段的基本教育思路。教育方式上的一体化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即思想道德教育指向的是作为整个人的学生,是学生的整体生命。在此前提下,义务教育阶段应该以情感培养和行动学习为主,逐步增加认识提升的分量;高中阶段则应以认识提升为主,辅以情感培养和行动学习;大学阶段则可以理论学习、行动学习为主,辅以情感培养。[9]


(二)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六点要求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成为让学生喜爱的人,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10]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理性地传道授业解惑,做到以理服人,而且要明道、信道,所传的“道”必须发自内心,有信仰者讲信仰真情实意,赢得学生信任。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以人格影响人。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养,让最优秀的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11]


(三)思政课教学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价值认同、理想信念、能力技能是关键


坚持“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政课教学改进策略的系统概括,是将育人目标落地和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助手,要求教师做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探索思政课创新的模式更新;基于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探索提高思政课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基于评价改革的新近发展,探索指向素养的评价机制;立足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索提高思政课教育效率的可靠机制。[12]


思政课是一门既有较强理论性又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思政课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价值认同、理想信念、能力技能。[13]一是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设计;二是强调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强调通过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和对错误观点的批判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宽视野;三是倡导综合性教学形式,注重复杂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多维度观察、多途径探究,进行综合分析, 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形式僵化、路径单一等问题;四是倡导开展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14]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教育议题。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在新时代取得教育实效、发挥积极作用,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呈现新的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双重潮流和趋势激烈冲撞的关头,关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所呈现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无论是哪个层面的认同,都汇聚于爱国主义。[15] 要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时间、空间之维。时间之维,指的是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爱国主义,处理好爱“祖国”与爱“国家”之间的关系。要坚持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家虚无主义,坚持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空间之维,是指在生活与教育中要在一定的空间结构中看待“国家”,处理好爱“祖国”与爱“人类”之间的关系。[16]


(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天下大同”“兴国安邦”“精忠报国”“协和万邦”,无不映射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和成效。[1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情感,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在核心价值上,它体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族群利益的价值选择,要求个人把国家或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从而有利于建立起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忠诚于承诺。在表现对象上,爱国主义包括对祖国山川风物、人民同胞、历史文化、国家政权的热爱和理解认同;爱国主义在个体内心体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感情;在行为上体现在促进统一、保卫国家、报效国家、振兴祖国的忘我奉献与奋斗。[18]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源泉和基础。


(三)以有效形式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政治性和道德性相统一、知识性和情感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全覆盖和抓重点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显教性和隐教性相统一的原则,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人们不断领悟爱国之理、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19]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对幼儿、小学生和初中生以情感教育为主,在对国家、祖国的认知性教育基础上突出情感教育,特别是培养对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标识以及自然与人文地理、国人等的情感,对高中生在情感教育基础上进行初步的理性教育,以学习爱国主义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志向。[20]


少先队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队员政治启蒙的职责,少先队员从自然人成为一个有政治归属、政治觉悟和政治行为的人,离不开少先队组织这块土壤。新时代少先队教育要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性。[21]


仪式礼仪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具化教育内容、增进爱国热情、深化爱国认知、规范爱国行为的独特价值。新时代运用仪式礼仪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坚持正确的仪式发展方向,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地位;构建有效的情景认知模式,丰富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内涵;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资源,汲取爱国主义礼仪教育的精华;运用多种形式开辟教育渠道,搭建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新平台。[22]


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与实践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字列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深刻理解“新时代”背景。


(一)劳动价值的时代体认是劳动教育的核心


在教育情境中,劳动价值主要包含“劳动的价值”和“劳动对教育的价值” 两个维度。前者指向劳动对于人类生活的有用性及劳动的社会意义,后者则是指劳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意义。[23]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2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形态的急剧变迁,劳动自身的存在性价值将会日益凸显。[25] 那么,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主要有哪些呢?劳动教育具有育人导向价值,这是劳动教育的首要价值,也是最核心的价值;同时,劳动教育还具有德育创新价值、课程创新价值和综合素质提升价值。[26]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新特征


开展劳动教育时,一要特别注意“劳动新形态”;二要关注“劳动教育新形态”。前者要求我们注意避免将劳动仅仅理解为“生产劳动”,或者经验性地理解为工业、农业劳动等“体力劳动”的有限形态,而要与时俱进,特别关注消费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复合性劳动等新劳动形态。后者则要求我们注意:劳动教育不能仅仅被理解为简单的认知性学习(“进课堂”),而应当特别关注各学科的间接教育、隐性课程等教育形式,特别注意综合课程、实践性学习、社会服务、终身学习、智慧学习等教育理念的落实。[27]


(三)整合性: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向


单一形态的劳动教育实践难以承载新时代劳动教育功能的实现,当代劳动教育必须走向整合性的实践路径。具体而言,劳动教育要把直接劳动教育和间接劳动教育、学科劳动教育和活动劳动教育、个人劳动教育和集体劳动教育、校内劳动教育和校外劳动教育多形态劳动教育充分融合,重视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知识有机结合,构建起整合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28]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明确“投身真实世界、付出辛勤劳动、收获劳动成果”的劳动特征,对接学生从事力所能及劳动的主要服务领域为“家庭、工业生产或实习基地、社会”,注重与职业对接,注重创新创造,形成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形态,“职业体验劳动、创造性劳动”贯穿其中的整体劳动教育形态格局。[29]


五、优质均衡发展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9年10月,教育部在浙江省海盐县召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现场会,部署启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开始步入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新发展阶段,是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优质均衡发展重点在内涵、关键在教师


优质均衡思考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对优质公平本身的理解;如何推进的战略决策;实施主体与路径的探究。对优质公平的正确理解:“优质”是“公平”的定语。以往对“公平”的要求重在量,现在强调“质”的公平,区别在于对“公平”诉求的层次提高。推进教育优质公平的战略决策方面,国家与地区的教育领导部门要解决宏观决策和全局性保障问题,而不是代替中观层面的校长和微观层面的教师作决策。区分教育三层次的不同主体责任和权限,是优质公平教育的战略决策能否作出和有效的重要前提。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公平的主体与路径,在宏观层次上,主体除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层外,还有更高层领导在全局意义上的决策;在中观学校层面,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层是学校向优质公平发展的策划与领导者。关键在于提升学校发展内生力。[30]  把学校办成优质学校的基本路径,一是开放创新,二是特色发展,三是面向未来。[31] 对每一所学校的课程、师资、文化系统以及对区域教育系统的体制机制创新(如与“绿色指标”相应的评价机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32] 在微观层面,教师发展是教育、教学日常工作能否实现优质的根本。做好教师日常实践的研究和日积月累的变革:深耕课堂教学,深变班级建设,让师生真正在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中主动成长,最终成为自我主动、自觉发展的主体。[33]


(二)瞄准“两类学校”现实困境综合施策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两类学校”。大量小规模学校面临资源匮乏、生源质量低、课程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等困境。必须从政策层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地位进行确认,将基本政策取向从“保留”转向“发展”。[34]  改变县—镇—中心学校—小规模学校的垂直管理模式,把小规模学校作为独立办学主体,财政上为其设立公用经费专项独立账户。[35] 探索小规模学校集群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提升其教育质量的关键。[36]


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问题,有赖于打好政策“组合拳”。在“达标”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提升,继续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标准,确保农村寄宿生高水平的“寄宿条件适应”。[37]  留守儿童的家庭主体责任缺位,不断转嫁给学校,使“无限责任”成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无法承受之重,[38]  要想真正发挥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性价值,有赖于构建形成政府兜底、学校主体、家长主责、社会参与的“家—校—社”联动培养机制和教育支持体系。[39]


(三)教育精准扶贫需要构建长效机制


教育扶贫模式逐渐由制度设计转向个体施策、追求普惠向差异化精准施策转变,强调因地施策、因人施策,“缺什么、补什么”。[40] 乡村教育精准扶贫战略的高效开展必须打破乡村长久存在的贫困文化和观念,阻断代际传递。[41] 构筑以政府为核心、多元协同参与的教育脱贫格局,有效激发、激活多元社会集体力量共同参与。[4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教育扶贫要以历史的态度、前瞻的眼光做好调查研究,做好2020 年之后的教育扶贫规划新战略,重点研究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农村教育结构、城市新贫困群体教育、教育均衡发展问题。[43]


六、构建新型共治关系,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中小学校治理必须适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共治关系为核心,通过法治引领和深化改革,不断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一)建立新的外部治理框架,创新监管和服务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谈到激发办学活力时说:“学校‘活’起来不是不要规矩,要通过改革和法治的办法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建立新的治理框架关键有两点:一是政府对学校的治理,首先要明确权力的边界,要依法把给学校的权力规范清楚。二是管理方式要变革。[44] 要加强宏观管理,减少微观干预;加强间接指导,减少直接安排。[45] 行政部门还需要分类引导、分类评价、精准支持,并对一些有改革热情和改革能力的学校给予一定的改革空间。在鼓励学校多探索、多试点的同时,要允许学校不做什么;如果只让学校做加法而不同意做减法,久而久之学校改革会重回老路,依旧失去改革的动力与办学的活力。[46]


(二)更加重视学校内部现代治理的驱动力


义务教育学校是学生、教师和校长等教育参与者构成的特殊的价值共同体,对这样的群体进行治理更加需要以人为本的价值引领,不仅要看重人本身,更要发展人本身,即让利益相关者在共同的治理模式下都有进步和提高,这才是好的治理模式。因此,育人为本应是当下义务教育学校治理的价值选择。[47]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体现学校组织的文化特征:一是长期导向的组织文化,二是服务质量难以客观衡量,三是管理工作的教育性。[48] 现代学校治理具有价值共享、主体协同、动能内生、效能优化等特征。[49]


(三)真正的活力源于人


办学的活力一定来自“人”的活力,来自不同主体的共同激发和相互链接。其中,校长的思想活力、变革动力和持续定力至关重要,因为校长是连接教师活力、学生活力和家长活力的枢纽,是带动学校不同主体活力共振的主要根源。[50]  学校有活力的关键是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有活力。真正的活力源于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51] 从内部看,关键是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活力的学校是教师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在成长中能获得有效支持,在工作中有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对学校有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学校,是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学校。[52]


七、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新时代,中小学通过多种形式推动课堂教学关系的深度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进而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教学组织形式等全方位改进。


(一)深度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成为各级教育的重要议题,随着相关实践项目的开展与推进,深度学习在学生素养培育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学生个体经验与人类历史成果、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师与学生等几对关系,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实现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通过深度加工把握知识的本质,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对知识及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进行价值评价。[53] 深度学习的关键是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正确理解“学生主体”的基本含义,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目的和对象的二重性,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54]


(二)综合实践活动在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使命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和“进入世界”等方面,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场依存性、工具依赖性以及学习方式的具身性、沉浸性和反思性是实现实践育人功能的内在条件。[5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场境性”及“跨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需要强化其课程内容的校本建构,需要学校顶层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整体把握其内外部之间的关联性,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建构的常态化和未来眼光。[56] 作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校教育回归综合教学、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回归活态教育。作为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倡导以综合、体验、合作、实践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能够渗透或融入所有的学科教育与教育活动之中,促进学校教与学的方式变革。通过在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与自然、社会、自我心灵对话,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愉快成长,身心获得和谐发展。[57]


(三)以STEM教育为代表的跨学科学习日益受到重视


以STEM 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指向跨学科、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面向多数学生等基本理念,开始得到大部分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认可。


对于教师,根据STEM 教育的跨学科整合性和基于证据的学习理论,在设计“问题或项目”时应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以及证据的意识,即注重“问题或项目”背后所包含的多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先验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真实问题或项目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生活化、情境化和社会化,使得其学到的知识不是孤立、僵化的,而是灵活、有关联的。[58] 同时,也要正视跨学科教学的局限。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连贯性决定跨学科教学的成败,而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指导水平等众多因素,都影响着跨学科教学的有效展开。[59]


八、敬教、赋权、增能: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


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营造尊师敬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个人发展等,进而不断增强教师职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做新时代中国好教师


人民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讲信仰者自己首先要有信仰,讲爱国主义的人心里首先要装着国家和民族。[60] 新时代,教师发展的视野、格局与格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教师要确立大学科视野、大教育视野、大生活视野。有什么样的价值坐标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格局,教师的价值坐标所建构的时空结构,上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照耀,时空结构中闪烁着的是教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人生核心价值观,是教师的理想、信念、使命、责任担当。从品位角度看,教师发展的格调应当有以下追求:道德品位、文化品位、理论品位、审美品位。[61]


(二)专业性让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价值尊严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是推进教师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要义。[62]“高素质”是一个教师在专业领域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比一般非专业人员在水平和程度上要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专业化”包含教师的伦理专业、学习专业、学科专业和教导专业四个维度。“伦理专业”一方面是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的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和责任感等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人,要懂得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学习专业”需要教师懂得各学段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科专业”是学科本体知识层面的要求,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等。“教导专业”要求教师会指导、会辅导、会帮助。[63]“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本质是教师行使专业决策的权力,是教师专业实践的一部分。[64] 伴随着未来学生学习方式与教育形态的革命性变革,未来教师的角色将呈现出多样性与专业性的结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航员、学生学习的评估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发展的交流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同时必须具备更高更全面的专业素养,包括研究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信息素养等。[65]


(三)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人只能由人来培养,不可能由机器来培养。技术替代不了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66] 我们应当以人类难以被人工智能超越的重要特质为基础,培养教师的一系列关键素养,并通过教师去进一步培养下一代人的这些关键素养,包括: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创新素养、哲学与审美素养等,从而共同成功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67]“教育+人工智能”使得教师一些规则性的行为活动被人工智能所代替,因此,教师的社会分工将从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传递者转化为不同领域创造性活动的实施者、规则性活动的设计者和人工智能教师活动建模的指导者。第一种分工要求教师要聚焦(教师工作形态中)人工智能不能完成的创造性活动,不能完成的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二种分工要求教师应当针对学习者的需要对规则性的需求进行分析、场景设计和规划;最后一种分工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指导人工智能教师学习规则性活动的能力。[68]


九、塑造新时代教育生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推进,研究者发现,诸多教育难题的解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以大教育视野对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作出全面、深刻的转型和升级。


(一)新时代的家校合作既需要政策和法律层面的支持,也要为教师赋能


我国的家校合作存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相对缺位,要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纳入政府统一的教育规划,纳入教育机构专门编制,纳入教育财政预算,纳入师范教育和教师职前、在职培训体系,纳入对各级政府的教育评估指标。[69] 家校互动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命题,教师在这方面急需赋能,这不仅包括帮助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还包括营造促进教师积极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和生态,以提升其职业认同感。[70]


(二)为教师减负落地提供“多重保障”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需要在实行清单管理之后进一步推进教师评价和学校治理改革,实行专业评价与同行评价。[71] 法律保障是确保中小学教师减负能得到落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现行与中小学教师相关的三部最重要的教育法律,但这三部法律均未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休息权等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72] 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以及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对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作出具体规定。[73]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教师负担监测系统,实现精准减负。[74] 厘清教师工作边界,还原学校教育本质。[75]


(三)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规范招生政策共同指向教育生态的重塑


目前,我国全面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工作的政策框架及举措已经基本形成,但并不意味着这一政策就此定型或固化。未来政策将由专项治理走向常态治理、由统一规范走向分类管理、由行政手段走向市场机制、由直接监管走向委托监测、由托底达标走向关注质量、由制定规则走向打造生态。[76] 校外教育作为全球性的教育现象,理应受到国家立法机构的重视,无论是支持其蓬勃发展还是限制其市场拓展,都需要严格的法律依据作为行动指南。[77]


注重招生规范,对招生乱象进行围追堵截。[78]不管是严格执行就近入学政策,还是取消特长生,抑或严管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行为,以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纳入属地区教委统一管理,这些政策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互为补充、协同作战。[79] 除了建立健全招生制度外,最主要的还是要紧抓制度执行,营造公平有序的招生环境。[80] 从长远来看,政策调整会对基础教育生态重塑发挥重要作用,而诸如将取消特长生招生释放出来的优质学位用于派位入学,高中优质校招生名额更多分配到一般初中校等政策,本身也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环节。[81]


来源:人民教育

校安成长公众号

iomuch服务中心

电话咨询
解决方案
硬件产品
QQ客服